电子合同有什么用?和纸质合同的区别在哪里?(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有什么区别)
电子合同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手机短信点一点链接,协议就完成了签字;用电脑鼠标拖一拖印章,文件就完成了盖章。
那么,电子合同到底有啥用?电子合同和传统纸质合同又有什么区别?这篇文章,用5分钟让你彻底了解电子合同。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颁布,并于2005年4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标志着“可靠的电子签名与传统签字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之后,大到“买房买车,理财投资”,小到“快递签收,问卷调研”,“签名”在生活场景中无处不在,“合同”在签约过程中也举足轻重。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线上化、远程签署”成为常态,电子合同逐步替代纸质合同,出现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履约安全保驾护航。
那么,电子合同,在个人、企业、政务场景中,分别有什么常见的用途呢?
1. 个人用途
作为个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保障,电子合同在其中大有功劳,成为了更便捷、可信、安全的合约签订工具,保障我们在生活服务中的各项权益。例如:
网购:我们在线签署消费者服务、运费险购买等协议,维护自身应有权益。
理财:在线购买理财产品时,我们在手机端即可签署服务合同,把握收益。
房屋交易:买卖/租赁房屋时,人在外地也能轻松签署文件,办理全套手续。

水电煤开户:在线提交申请签署开户协议,一次不用跑,日常生活更便捷。
旅游:线上参团并与旅行社签订服务合同、购置保险,一步到位安心出行。

2. 企业用途
作为企业,对外合作与客户管理必不可少,受成本控制、区域管控等影响,电子合同成为连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合作桥梁,助力业务稳步运转,资金回款不停滞。例如:
劳动合同:企业与员工在线签订劳动合同,集团及分子公司也能高效招人才。
供应链采购:订单采购、货品供应等环节,签订电子合同保障供采双方履约合规。
客户服务:针对客户,通过小程序、APP、短信等推送服务开通与购买协议。
项目验收:企业项目建设与服务商,在线认证盖章确认验收,避免合作纠纷。
战略合作:异业企业强强联合,共拓市场,签订电子合同明确合作框架事务。

3. 政务用途
作为政府,服务为民,提供多种公共服务与地方规划建设。借助电子合同,简化服务办理流程,逐步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
招投标:建设公共资源交易、采招平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签约平台。

医疗卫生:医院诊疗结果、检查报告等,由医生与患者等多方移动端签字确认。
学校:针对校园管理、物资采购等流程,发起电子合同,完成文件签署与归档。
法院:民事纠纷中,调取电子合同签署存证,公正判定各方责任并签署判决书。

另外,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这里归纳了一张图表,可以展现出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的不同之处:
电子合同纸质合同拟定在线标准合同模板本地文档,反复修改审批智能审批,安全高效逐字核对,风险难控寄送短信、邮件、应用立刻通知快递寄送,来回7-15天归档自动分类、归档,随时可查专人整理,手动录台账履约到期续签,异常提醒人工翻台账,反复检查管理电子文件储存,自动生成报表纸质管理占空间,统计数据费人力成本流量费5-10元/份装订+快递+人力=350元/份安全身份认证,全流程存证,配套法律服务萝卜章、代签冒签、机密外泄风险因此,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单位,电子合同的应用都为其业务办理、多方合作等场景,提供了更加“可靠、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签约体验。相比于纸质合同,电子合同在企业“业务降本增效、法律安全保障”方面优势突出,已得到各行业越来越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