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起点中文网,仍然处于“黄金时代”

admin2年前签约新闻19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到了2022年的5月15日,起点中文网已经满20周岁了!说来惭愧,我也算是起点早期用户之一,最活跃的时期是2004-06年,有幸见证了那个野蛮生长、大神辈出的时代,还曾经创作过两本签约小说(尽管都没什么影响力)、收到过几千元的稿费。时至今日,PC互联网时代诞生的许多平台早已销声匿迹,起点却还牢牢地占据着网文市场的重要地位,让我颇为欣慰。

关于起点还能不能维持长期竞争力,这一点存在着争议。尤其是在免费阅读兴起之后,有人认为起点的应对不及时、跟不上时代,必将走向衰落。我无法赞同上述观点,因为它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网文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为“好书”提供土壤;按照阅文集团CEO程武的话说,“好书”的基础是经得起用户感情验证。在这一点上,我尚未发现任何平台能接近起点,更不要说超越了。

从成立初期开始,起点就是围绕着作家成长起来的。我还记得,当年起点总共只有几百个作家的时候,编辑和作家每天都会在内部论坛和QQ群互相交流,每个最微小的创意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讨论。在历史上,起点的每一个里程碑,几乎都是在加强对作家群体的服务:

2003年,起点首创了网文VIP收费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电子出版支付和内容管理系统,开启了网文的商业化时代。从那时起,“签约赚稿费”成为了大批网文作者的写作动力。2005年,起点率先推出了作家福利制度,为网文创作的职业化提供了保障。次年又推出“白金作家”制度,作家的品牌化运作开始成型。2009年,起点推出了“粉丝”制度,成为了网络文学粉丝经济的早期示范;同时推出了“打赏”功能,作为粉丝与作家互动的核心功能而大获成功。同年还推出了“大神作家”制度,与“白金作家”共同构成了头部作家认证体系。2020年,阅文集团发布了“网络作家星计划”,旨在从培训、扶持、品牌运营等多个环节提升作家服务水平;并成立了“阅文起点创作学堂”,致力于持续培养新一代网文写作人才。

对于作者而言,在网文平台进行创作,主要诉求无非是三条:第一是提高创作水平、实现自我成长;第二是获取满意的收入,乃至得到职业化机遇;第三是与读者群体互动,通过“被认可”达到心理满足。这三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者的自我成长是商业化的基础,与读者的互动也将激励作者创作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能够满足这“三位一体”需求的平台,才是优秀的网文平台。

起点又是如何满足上述需求的?它的强大编辑团队当然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正规的作家培养流程;它的商业化体系也很重要,毕竟整个网文付费模式就是它建立起来的。但是,我想集中探讨一个同样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点,那就是起点的产品设计和迭代。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网文产品需要什么迭代?能做出什么差异化?不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网文内容堆砌起来,给读者一个看书的场所嘛?大错特错。准确地说,起点诞生于一次伟大的产品形态创新,至今经历了三个重要的产品迭代阶段。产品设计是内容生态的基础,也是目前起点发力的主要方向。试粗略总结如下。

在2002年起点中文网创立以前,国内网文平台都是BBS形态,作品章节是BBS上的一个个帖子,读者要在浩如烟海的帖子当中找到自己追的书。平台管理员也会做合集、整理讨论内容,但是效率很低。起点是第一个以“书库”模式代替BBS模式的平台,读者阅读和收藏的单位变成了一本本“书”,而不是一个个帖子。这个模式,在今天看来司空见惯,在当时却是重大创新,对作者和读者均创造了极大的便利。这就是起点产品的“1.0阶段”。

在这个阶段,起点也有评论区、内部论坛等功能,但不作为重点发展。它聚焦于为作家提供发布作品的土壤,读者主要以订阅、追更、投月票等方式与其互动。至于更复杂的互动乃至粉丝运营,主要在百度贴吧、QQ群、QQ兴趣部落等站外场所进行。此阶段贯穿了整个PC互联网时代,以及移动时代的前期。

2011年,起点读书手机客户端上线,这是国内第一批移动网文平台产品;次年,3G起点网上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文读者的群体大幅拓展,读者对于实时互动和“归属感”的需求,也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由此为起点下一阶段的产品迭代埋下了伏笔。

从2017年开始,起点读书APP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了互动功能:推出“本章说”,也就是对每个章节、每个段落的评论吐槽,大幅加强了读者与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实时互动,有人将其形容为“网文弹幕”;然后推出“点点圈”,即功能强大、分主题的内部论坛,让书迷不必去贴吧或兴趣部落即可对作品展开深入探讨。这些功能把读者和作品的联系深入到章节字句、人物等更深层面,大幅提升了粉丝黏性。起点产品由此进入了创作+互动的“2.0阶段”。

这个阶段最典型的成功案例就是《大王饶命》——这部由“会说话的肘子”创作的都市小说,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原生评论过百万条的网文作品,连续四次打破起点读书单月月票纪录。作为带有浓厚二次元色彩的吐槽风作品,《大王饶命》和“本章说”的弹幕流天然互补,创造了单章评论量超过1万条、平均每个字就有4条评论的奇迹。这种生动、灵活、实时的互动功能,在后来的《诡秘之主》等垂类作品的出圈过程中,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读者对作品的感情是IP的基础。起点读书为读者提供了更强大的互动工具,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感情,也就是为IP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2019年开始,起点读书的产品迭代进入了“3.0阶段”:明确产品层面对IP的孵化作用,将IP孵化在产业链中不断前置。新推出的“角色”和“设定集”功能,使得读者能够更方便地理解作品深层次的人物和世界观;“彩蛋章”和“配音”功能,则为二次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和空间。作者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IP孵化,粉丝运营的积极性大大提升。简而言之,从作者到读者,每个人都可以是IP共创的一个环节。

“卖报小郎君”的《大奉打更人》的迅速蹿红,就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这部作品拥有971万粉丝、全网超500万条评论、1万多个人物标签,读者为书中角色的“比心值”超过190万。该书的书友圈运营团队,包括作者本人在内共有14人之多。在该书的书评区,随处可见读者自发的配音、角色定制图片等衍生创作活动;有超过10万人参与了起点官方举办的卡牌活动。从书友为《大奉打更人》女团活动撰写的应援口号就看得出来,大家对这本书的感情是何等真挚,对衍生活动和二次创作的需求又是何等强烈!

《大奉打更人》女团活动书粉给角色写的应援口号

这种高质量的互动,对《大奉打更人》的IP改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名有声剧上线三个月,全网播放量就已破亿;同名漫画上线腾讯动漫平台仅仅44个小时,收藏量就突破了10万;2022年1月,限量发行2000份的数字藏品获得了12万人的在线预约;该书的影视化、动画化改编也已经在进行中。只有在进入“3.0阶段”、实现IP孵化前置的起点平台,才有可能实现这种IP价值的迅速聚集。

在视频内容(尤其是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人认为网文在根本上已经“过气”了,会越来越边缘化,IP改编价值也将逐渐降低。这种观点固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却过于简单粗暴,也严重低估了网文作为“网生IP核心内容形式”的重要性:

从技术上讲,文字的生产效率一定高于视频,门槛也一定低于视频;无论视频创作工具再怎么进化,也不会改变这个基本原则。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文字就一直是内容创作的源头,它的绝对地位不会变化。网文进行的是世界观层面的设定,是在“创造一个世界”;绝大部分视频内容,无论短视频、中视频还是长视频,都做不到这一点。即便能做到,所花费的成本也远远高于网文。我相信,这一点无需太多解释。作为头部网文平台的起点读书,对新潮流、新创意的反应非常迅速,在生态层面和产品层面均是如此。上面提到的角色、设定集、彩蛋章、配音等功能,均是在短短的两年多之内推出的。接下来,它还会致力于为作者提供更趁手的工具、更多元化的创作选择。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21年,全球播放量和搜索量最高的剧集是Netflix的《鱿鱼游戏》。这是一部“无限流”剧集,而无限流概念恰恰是由起点签约作品《无限恐怖》(2007年zhttty创作)首创的。在《鱿鱼游戏》走红之后,起点迅速做出反应,将类似题材从科幻品类中独立出来,成立了“诸天无限”品类。在“无限流”独立之后,科幻品类也可以进一步聚焦于“硬科幻”题材的扶持,相关作家的发展机遇将有增无减。

附带说一句,据了解,同样是在2021年,起点读书改进了内容分发效率,新书挖掘效率提升了72%;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周期内,起点读书能够容纳更多的新书上架,为更多作品提供有效曝光。上述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细分题材、小众作品提供更大的空间,让每一本书都有被看到的机会。

整整二十年前,当我亲眼目睹起点中文网以“个人网站”的身份成立之时,完全没有想到它会存在这么久,并且不是苟延残喘,反而是欣欣向荣。在产品层面,起点勇于自我迭代,其移动APP最近一个月就进行了9次更新,最近半年则进行了超过25次更新。在内容层面,起点加强了精细化运营,试图为作者提供多层次、量身定做的服务,也在2021年实现了中腰部作家数量增长近三成。这一切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向读者持续推出“好书”。

经过用户情感验证,是“好书”的基础——这就是起点读书加强读者互动和粉丝运营功能的原因;“好书”能转化为“好故事”,实现IP生态链运营——这就是阅文孜孜不倦进行IP改编的原因;好故事也能跨越空间,从中国走向全球,实现大家期待已久的文化输出——例如《赘婿》《斗罗大陆》已经登陆多个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

网文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产品设计在这个系统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却容易被忽视的作用。哪怕竞争对手从起点挖去了一批头部作者,上架了一批有爆款潜力的作品,它也无法完美地复制“创作+互动”的产品模式,以及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IP孵化能力。这个良好的产品模式,是经历了多年探索之后,在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起来的;它与内容生态是水乳交融、互相成就的关系,共同构成了起点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狭义的网文视角,还是从广义的网生内容IP视角,20周岁的起点,都还是处于它的黄金时期:生机勃勃,充满勇气,敢于寻找新的成长路径,也勇于承担IP改编和文化输出的使命。过去二十年是如此,未来二十年还会这样吗?

为什么不呢?

怪盗团诚意出品

——————————————————————————

破除“一切皆可元宇宙”的乱象

打开人类构筑元宇宙愿景的想象力之门

——————————————————————————

新书抢“鲜”购买中

相关文章

可靠的电子签名——公证电子签名(电子签名公证的效力)

可靠的电子签名——公证电子签名(电子签名公证的效力)

之前我们对市面上常见的Ukey电子签名以及SaaS中心化电子签名进行了详细分析,契约互联:Ukey电子签名及SaaS云平台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分析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相信很多人...

电票实操:建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操作流程(建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具体操作流程)

电票实操:建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操作流程(建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具体操作流程)

签约 电票实操:建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操作流程,客户申请开办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须与开户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填写《中国建设银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申请书》,并提交以下资料:建行电子商业承...

农发行镇安县支行:首笔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背书签收业务成功办理

近日,农发行镇安县支行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成功办理了首笔电子承兑汇票背书签收业务,确保了后期企业资金回笼,填补了电子票据业务的空白,切实提升了结算服务水平。 5月20...

放心签电子合同再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次又有什么新亮点?(放心签合同如何下载)

放心签电子合同再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次又有什么新亮点?(放心签合同如何下载)

近两周不见,签签想死你们啦~所以今天特地给大家分享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儿: 10月18-22日,吸引了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的互联网行业盛会——第六届世界互联网...

18个无锡与新加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和苏州新加坡工业园)

18个无锡与新加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和苏州新加坡工业园)

18个无锡与新加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5月4日至12日,无锡代表团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三国,开展经贸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对接亚洲乃至全球顶尖企业和科创、人才资源。...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参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银行申购及定期定额投资申购费率优惠活动的公告(摩根士丹利华鑫和摩根士丹利)

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经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银行”)协商一致,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24:...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