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筑牢多层次发展体系,擦亮“绿色”与“生态”双名片(广发银行三大发展基础分析)

admin2年前签约新闻160

通讯员 吴凌云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绿色发展是金融业的重要职责使命。

作为金融助力“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力军,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主动顺应能有效减少高碳排放行业风险敞口的绿色金融发展原则,制定顶层纲要、积极配置资源、划拨专项额度、优化考核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强化培训宣导来发展绿色金融。

近年来,广发银行从战略高度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充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丰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供应链融资等产品,实现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末,绿色信贷余额实现同比倍增,较2020年末翻两番,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同比增长34%,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荣获“年度ESG金融先锋奖”“十佳绿色金融创新奖”等荣誉。

广发银行正探索以完善的顶层设计、高站位的战略引导、专营的组织架构和保障机制、丰富的创新产品线,构建多层次的绿色发展体系,把“绿色广发”“生态广发”两张名片擦亮。

完善顶层设计

“碳”寻绿色大局超十载

广发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已超十年。早在2012年,广发银行先后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将建设环境友好型银行作为全行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广发银行已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整体文化,从绿色信贷政策、明确目标市场定位、实施企业环保分类管理、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等多层次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不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

可以说,广发银行早已将绿色金融发展作为一项长期事业。而“双碳”目标的提出,更加坚定了广发银行把绿色金融作为高质量发展着力点的信念。在顶层政策方面,广发银行延续了此前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于近年来陆续印发《广发银行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广发银行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指引》《广发银行绿色信贷政策指引》等政策文件,提出“三个坚持”发展原则,明确“三步走”战略路线,努力构建“双碳”金融服务场景和生态,积极介入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绿色产业,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项目,以实际行动体现央企金融单位的责任担当。

其中,广发银行于2021年又制定了《广发银行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金融工作方案》,明确了“三大机制”“四项创新”和“五大建设”,以练内功、控风险、求创新、拓规模,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各项工作。

上述工作方案还进一步明确“双碳”目标下的目标区域及行业定位,通过完善关键举措和保障机制,努力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大大助力该行将绿色信贷意识深入到信贷理念、信贷流程和信贷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将环境和社会风险意识贯穿在营销、审批、管理等各个经营环节之中,全面系统推进绿色金融政策实施。

设置专营组织架构

筑牢绿色保障机制

绿色金融是一项长期性与系统性并存的工程。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其商业模式涉及面广和跨部门运作。首先,能源生产是绿色产业的核心基础,能源消费则覆盖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电器、制造业等诸多产业,而为了满足“双碳”需要,火电和清洁能源的商业模式将被改造,这使得所有用能单位的成本考量、经营管理、现金流计算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次,绿色金融的风险政策制定、业务审批、绿色标识认定、碳减排测算等全流程业务的开展,需要借助风险条线的专业支持;再次,开展绿色金融,除了涉及对公部门之外,还需要和负责绿色消费的零售部门、负责投债发债的投行及同业部门等部门进行跨条线联动。

发展绿色金融,离不开具体的组织结构、发展策略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统筹管理,广发银行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金融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了跨部门的绿色信贷工作小组及绿色金融发展领导小组,从绿色金融发展的全局出发,进行资源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银行还设置了专营机构——湖州分行,将其设立为绿色分行,是该行内部首家“绿色金融试点分行”,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走出了一条现代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

在环境评估方面,广发银行不断完善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实行有差别、动态化的授信政策,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及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客户名单制管理要求,持续提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及水平。

在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广发银行针对绿色金融,积极配置政策资源、优化考核体系、强化培训宣导、强化科技赋能,把资源向绿色金融领域倾斜,围绕绿色金融六大产业制定授信及营销指引,实施差别化的激励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比如,从信贷额度、资金成本、贷款期限、产品定价、担保准入、绩效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管理,加大对节能、环保、减排领域的绿色项目信贷支持力度,对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形成贷款约束机制。

坚实的保障机制,离不开绿色信贷人才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广发银行大量引入能胜任环境保护信息判断及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具有环保技术、法规和金融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将绿色信贷纳入全行培训体系,加强绿色信贷专业技能培训。

在风险管控方面,该行把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严制定环保、安全等授信标准,及时退出存在环保、安全等隐患的客户及项目,有力提升对授信客户及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能力,确保风险可控,提升绿色信贷资产质量。

从成绩看,这几年,广发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实现了规模、产品、社会效应多点开花。其中,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保持良好增速,截至2022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近900亿元,同比增长98.4%,较2020年末翻两番。

发挥综合金融优势

丰富绿色产品线

广发银行积极以“生态+”为主线,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加大绿色金融创新突破力度,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该行在大力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基础上,积极发行挂钩碳中和ETF相关结构性存款产品,开展绿色债券承销、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开展碳排放权质押业务,落地绿色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绿色债权融资计划,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比如,2022年,该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广东省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提供碳减排项目授信110亿元。同时,协同中国人寿投资板块成员单位,参与投资国内首笔清洁能源公募REITs。

数据显示,2022年,广发银行作为债券主承销商之一,积极参与了7期国家开发银行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的“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金融债券,共承销389.9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同时,2022年该行投资各类绿色债券余额67亿元,较年初增长34%,以实际行动投身助力“碳中和”“碳达峰”。

除了对公业务,广发银行还将绿色金融理念拓展至个人零售业务方面。

该行紧跟个人客户绿色投融资策略,丰富绿色产品及渠道供给,发行挂钩碳中和ETF、新能源车ETF、光伏ETF等绿色存款产品,上线广发绿色低碳信用卡、南方电网联名信用卡,探索碳挂钩产品,在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财富管理与消费金融需要基础上,传递绿色消费理念,支持绿色环保行业发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江西省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上线

原标题:江西省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上线(主题) 覆盖1300多万城镇就业人口、200多万家用人单位(副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晓颖)日前,江西在全省范围内上线运行电...

【实用】从三个变化看《发票管理办法》最新修改(发票管理实施办法细则)

【实用】从三个变化看《发票管理办法》最新修改(发票管理实施办法细则)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4号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其中对《发票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请大家认真学习哦! 好啊,我来学习学习!...

物业管理引入君子签区块链电子签约,实现降本增效,智慧升级(物业管理新举措)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纵观各行各业,都在逐步推进数字化布局,以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也开启了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在物业管理行业,通过引入电子签约新技术的应用,成为越来越多物业管理...

电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有哪些法律依据?

合同是双方达成协议的重要凭证,随着电子合同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成为众多使用用户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早在《合同法》的颁布,就对电子合同做了规定,书面合同的形式包括了电子合同...

纯干货!如何选择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

前言: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随着云计算技术的...

广州南沙提升科技硬核!一季度新签项目30个,总投资超千亿(南沙科技园招聘信息)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通讯员罗瑞娴、罗俊鹏 1月29日上午,广州举行“争先机开好局”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在黄埔区设主会场,南沙区、增城区设分会场。 南沙区常务副区长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