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单盒子:异地就医?医保怎么用?(异地医保报销怎么操作)
保险有必要买么?众说纷纭。医保呢?则是众口一词的“有必要”。对于医保就医问题而言,医保异地就医是最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2.44亿流动人口,其中跨省流动人口占67.2%,人口的流动性这么大,好的医疗资源又难免向大城市倾斜,可以想见,异地就医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异地就医总是难免的。
那么,医保异地就医能报销么?又该怎么报销呢?
一、什么人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首先说一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参保人员在参保地统筹区外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按规定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个人只需支付按政策应由个人自付的费用,就是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有四种情况:
1、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
是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是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是指因工作需要(含成建制驻外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施工人员、学习进修人员等)在外地工作一年以上。
4、异地转诊人员。
是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比如被医生建议去某个城市的医院治疗的情况。
二、异地结算如何办理?
异地结算的办理需要参保人员持本人社保卡和相关身份证明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手续,经审核同意可登记备案。登记备案信息作为就医地经办机构判断是否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待遇的基础信息。
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后,需要临时回参保地住院就医的话,可以到社保中心申请临时撤消异地就医备案信息后,在参保地住院就医,出院后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三、2019年医保新政
2019医保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有医保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2019医疗年度起,住院和门规报销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门诊统筹支付限额由2018年度的350元提高至400元;居民医保门规病种范围扩大,将结核病纳入居民医保门诊规定病种范围;扩大《居民医保贫困失能老年人医疗护理券》支付范围。
另外,转院审批门槛降低,允许参保补缴,降低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等,都对于参保的朋友有利。
对于异地就医的朋友来说,最好的消息就是取消了异地安置备案时限,将原有参保居民异地安置备案须已办理当地居住证达6个月以上的时间限制取消,调整为居民医保参保人取得当地居住证后,可随时选择办理异地安置备案手续。
医保的异地就医问题就说到这里,异地结算的条件也已经说明白了,很多需要异地就医而又无法达到异地结算条件的朋友都选择了购买重疾、医疗险作为补充。